92期:百萬白人曾被販賣為奴

新浪歷史

白人奴隸
百萬白人曾被販賣為奴
提起奴隸,人們通常想到的是幾百年前被販賣到美洲的數以百萬計的非洲黑奴。但美國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卻與眾不同,他在對現有史料記載進行研究后提出:奴隸販賣史上至少曾有過100萬白人奴隸。
戴維斯在自己的新書《基督徒奴隸、穆斯林奴隸主:1500年-1800年間地中海、北非伊斯蘭教地區及意大利的白奴制度》中計算出了一個大概數目:這幾百年間,總共約有100萬到125萬歐洲人被海盜虜獲,販運到北部非洲國家賣苦力。
歷史上奴隸貿易持續長達400年,有1000萬至1200萬非洲黑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戴維斯稱,100萬這個數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這些穆斯林海盜每年誘拐數千名白種人基督徒,強制他們在北非地區(今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國家)像奴隸般地干各種勞累活”。美國歷史學家、俄亥俄州大學教授羅伯特-戴維斯說,“任何一個在地中海旅游,或者生活在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沿岸,甚至是遠到英格蘭和冰島的人,都有被海盜捕獲的危險。特別是意大利沿海城鎮,由于被多次搶掠,許多沿海村莊的人口急劇減少?!?/p>
戴維斯推測,在1530-1780年間,大約有100-125萬白種人被奴役?!?5%的奴隸是男性,他們常常被驅使充當海盜船的劃手,除此之外,還從事采石、建筑、伐木等艱苦體力活?!?/p>
由于缺乏書面記錄,歷史學家采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來計算那些在巴巴里北非海岸被奴役的白種人基督徒的總數。戴維斯利用那些可以反映出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奴隸人數狀況的現存最佳歷史記錄,以此來估計有多少新的奴隸取代那些死亡的、逃跑的或者被贖回的奴隸。
研究結果顯示,每年大約需要有四分之一的奴隸被取代,這樣才能保持奴隸數量的穩定性,這就意味著每年大約有8500名新的奴隸被捕獲,從而可以推測,在1530-1780年間,有100-125萬的奴隸被捕獲。
戴維斯說,“一直以來,公眾及許多學者認為奴隸身份是某一種族的本性,但這種觀點并不正確。我們不能認為‘奴役’行為只能是白種人才能對黑種人所做的事?!?/p>
在史學研究過程中,像這類北非奴役史實常常被忽視,因為研究學者往往認為歐洲人是“邪惡的殖民主義者”,而不是可憐的受害者。事實上,像法國和西班牙這些深受奴役之害的國家是在后來才開始在北非地區進行拓殖的。
美國國父華盛頓曾役使白奴
據英國媒體2007年披露,1775年4月,美國獨立戰爭打響兩天之后,在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城鎮登出一則廣告,懸賞捉拿10個逃亡奴隸。其中兩個是“尼格羅奴隸”,即黑人奴隸;另外8個是白人奴隸,其中包括來自蘇格蘭的中年制磚匠威廉·韋伯斯特和20歲的托馬斯·皮爾斯(一位來自布里斯托爾的木工)。而懸賞追捕他們的人,則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
華盛頓是美國的國父,是獨立、民主、自由的象征,他同時又是奴隸主?,F代人很難把這兩個看似沖突的形象拼貼在一起,然而這兩面都是真實的,甚至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華盛頓在獨立戰爭期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他在長達7年的戰爭期間拒絕領取任何薪水,還能維持家人的生活,正是因為他本人就是大奴隸主,也沒有把自由平等的原則應用到自家的白人奴隸和黑人奴隸身上。
北美白人契約奴的歷史,和整個北美殖民地的歷史同樣長遠。1607年5月,倫敦公司遣送首批移民到達北美洲,建起了詹姆斯城。首批移民105人,其中就包括白人契約奴。白人契約奴的大規模輸入,則是幾十年后的事。最初,歐洲人把勞動力的來源寄希望于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他們曾想盡一切辦法捕捉印第安人為奴。但印第安人的故鄉就是美洲,他們被抓后很容易逃亡。另一方面,印第安人的總人口也極其有限,遠遠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殖民地的需求。這樣,歐洲殖民者又把目光轉到了白人身上。據北美殖民地官方1680年估計,運往北美洲的白人契約奴每年約有1萬人。17世紀時,契約奴成為北美殖民地最常見的奴隸,他們約占全部移民人口的一半。
白人“契約奴”的來源有四個:
一是無力償還債務的人。負債無力償還的人,只好和債主簽約,稱甘愿做工抵償,若干年內任憑遣喚。
二是想到北美洲而缺乏路費的。許多貧苦移民,為了籌集旅費,往往為了一張橫渡大西洋的船票,賣身為奴,成為所謂“自愿契約人”。
三是受殖民政府拐騙的移民。殖民者編造了美洲如何如何富庶的神話,誘使大量的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荷蘭人、猶太人和瑞典人移居美洲,其中以英格蘭人為數最多。他們中缺乏自衛能力的人,如體弱的乞丐和兒童,常常被逼迫或誘騙成為奴隸。
四是英國的罪犯,這是白人契約奴最大的來源。
黑人買賣黑人
人性中的罪惡是不分國界與種族的。令人發指的是,很多黑人也參與販賣自己的同胞,從中獲利。自有黑奴貿易,非洲黑人便參與其中。
由于阿拉伯人在非洲推行阿拉伯化,黑人國王和王公們在當時就接受了伊斯蘭教,他們和阿拉伯人合作,經營人口貨物的輸出。他們抓捕自己的同胞,賣給奴隸販子。非洲境內著名的盧姆波拉黑奴交易市場,賣主多數都是黑人。
據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里的記載,當英國人決定廢除奴隸貿易時,非洲的一些酋長竟公開表示反對。因為他們用一個強壯的奴隸可換得20到30英鎊。當人們要一位酋長停止這種貿易時,他說:“什么!貓能停止抓老鼠嗎?哪個貓不愿嘴里叼著老鼠死去?我要嘴里叼著奴隸死?!狈侵藿浖o人曾從這種貿易中獲得巨額利潤,他們竭力反對所有廢除黑奴貿易的建設。
黑人買賣黑人這樣一個歷史事實,至今仍困擾著許多被賣到美洲來的黑奴后代。他們能夠接受白人奴隸主奴役了他們祖先的事實。但是,他們從感情上不愿意接受 “黑人兄弟”也是制造這種悲劇的主力,其原因同樣是貪欲。
直到非洲各國獨立后,西非海岸才算洗去了“奴隸海岸”這一恥辱的稱呼。然而,當時光邁進21世紀的時候,這里仍存在著販賣黑童奴的現象,主謀依然是黑人。
2001年3月,加蓬警方接獲密報,一艘從貝寧利伯維爾港出發的貨船埃蒂雷諾號載有200多名黑童奴,他們將此事通報貝寧當局,并拒絕埃蒂雷諾號靠岸。于是這艘船掉頭前往喀麥隆,然而喀麥隆警方也早已接獲密報,當他們登船檢查時,果然發現了有200多名孩子,密密麻麻地擠在充滿便溺味、嘔吐物味以及體臭味的貨物艙里,很多生病的孩子倒在地上不斷呻吟。盡管警方非常同情這些孩子,但他們只能將這艘奴隸船驅逐。隨后,這艘備受國際媒體關注的船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長達半月。2001年4月17日,當它終于出現在貝寧港口時,人們發現船上除了船員,只剩下了7個孩子。他們要么已經在某個不知名的港口被賣掉了,要么就被奴隸販子殺人滅口,拋尸大海。一時間,全球媒體嘩然。事后警方調查證明,埃蒂雷諾號的船長是尼日利亞人,曾經有過販賣童奴的前科,而這艘童奴船的幕后老板,則是赫赫有名的貝寧大商人斯坦尼斯拉斯·阿巴丹。
本文綜合《環球視野》、《青年參考》和《新歷史》雜志,我們對此表示感謝。